2023 年2 月8 日晚上,“清廉知行 论文工作坊”第 18 期以线上形式举行。来自吉林大学、厦门大学、贵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高校的老师和学生40 多人线上参加 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2022 级研究生刘婧主持。本次会议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心成员就论文修改情况进行汇报,第二部分为董石桃教授分 别对论文进行点评。
2020 级研究生董秀芳就毕业论文《技术执行的控制偏差:数字 技术增负基层治理的逻辑分析》对照中期检查专家给出的指导意见进 行了修改,并就其论文理论与分析整体框架进行汇报。汇报结束后, 董教授对其论文进行点评与指导。首先,董教授指出毕业论文的写作 形式需要符合学校的要求,形式关乎态度问题,应以高质量要求自己。其次,董教授对论文内容提出进一步的修改意见:第一,文章题目仍需凝练。对文章主题抓得不清,“控制偏差”还是“控制权偏差”?“数字技术增负”还是“技术增负”?这都需要仔细斟酌。题目是文 章主题的高度概括,是文章的灵魂。董教授强调文章主题一定要明确、精准、清晰。所以要斟字酌句用好题目中的每个字,不能有任何的模糊。第二,目录逻辑存在问题。目录展现全文的谋篇布局,目录的撰 写逻辑要经得起推敲。第二部分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无需单独列出, 否则存在逻辑混乱,内容重复的问题,可在分析框架上进行界定。第三,案例分析的逻辑有待提升。技术增负是什么样的?增加了什么负担?这是描述分析;技术是怎么样增负?这是机制分析;为什么增加了这些负担?这是机理分析。董教授指出在描述性分析、机制分析与 机理分析要深入细致,并且要符合理论分析框架的逻辑。
2020级研究生劳嘉鸿就毕业论文《监督下沉背景下基层政策执 行的自主性研究——以L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执行为例》修改后的研 究案例的选择依据与理论框架部分进行汇报。董教授就论文修改情况 进行如下点评:第一,内容摘要是论文的缩略版,应简洁、直接且精 炼。目录排版逻辑需要强化,对于概念的节点不可重复。第二,理论 基础的选择与研究主题和研究对象相关度不强。文章核心应确定为基 层自主性,即是自由裁量权问题。要带着研究目的,明确为了“什么” 而寻找理论,重点关注自己实际需要的特定类型的理论,体现学理性。董教授指出分析框架决定行文的写作逻辑,分析框架在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界定存在问题,自变量的选取不精确。第三,文章缺乏机理分析,描述--机制--机理之间的关系要清楚。如政策执行自主性 是什么样子?为什么造成自主性小,自主性小又会导致什么样的不良后果?这点可以结合案例进行分析。第四,图表制作应简洁美观,不能列菜单式的简单罗列文章信息,应提纲挈领;且版面不能过大,要凸显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线条关系。
2021级研究生俞巧怡就毕业论文《新冠肺炎下社区基层干部职 业压力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G 市Y街道社区为例》修改情 况的汇报。董石桃教授对论文进行点评:第一,论文标题的表达不精 准。首先基层干部职业压力不止存在于新冠疫情期间,如果以新冠疫 情为时间背景,这是否合适?其次新冠疫情这属于调节变量还是自变 量呢?社区干部即是基层干部,社区基层干部存在重复啰嗦问题;街道还是社区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含糊不清,对概念的界定不能生搬硬套、望文生义,需要花心思去琢磨,对概念的阐释要有明确的结构与清晰 的论述方向。第二,摘要不符合要求,对于摘要的撰写不够凝练。第三,在描述分析、机制分析存在不足,文章需要回答是什么,即描述 性分析,现在社区干部的压力是什么?存在哪些压力?社区干部的压力是如何形成的?这些在目录上体现得比较混乱。董教授建议要充分利用田野调查的资料,同时对其调查结果需要准确的文字提炼,避免口语化。
2021级研究生范赛果就论文《技术执行的结构整合:数字化监 督体系构建的逻辑分析——以“广州发展集团”为例》的修改情况和 当前写作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报。首先,董教授肯定该生对于论文 认真修改的态度,但修改进度不大,论文完成程度仍在六七成徘徊, 应聚焦其中的难点堵点,突破瓶颈期。其次,董教授对该论文的进一步修改提出了指导意见:第一,在理论分析框架上,先写依据什么理 论推出分析框架,再阐述框架内容以及逻辑关系。第二,案例的整理 上,不能只是针对文字材料在描述分析,最好进行田野调查。第三,机理分析部分,要解释自变量和因变量为什么是这些关系,结合理论 同时穿插案例。最后,文章语言要精炼,避免口语化的表述。
最后,董教授根据上述汇报论文存在的共同问题进行梳理与总结,并从文章结构、遣词造句与图表问题等案例研究论文中的写作要义为 大家进行讲解。董教授指出大家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注重逻辑性,文 章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要仔细推敲,反复琢磨。明白每一句话都
是为论文的核心观点服务,前后之间的逻辑关系一定要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