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视野下的“问题意识”与“研究呈现”
文军
01.
社会科学视野下的“问题意识”与“研究呈现”
文老师从社会科学研究“科学性”和“人文性”双重特性出发,介绍了当前社会科学研究的难点、一般层次等。他强调,学术研究相较于解决问题更侧重于发现和解释问题,问题意识是搞学术研究的前提。为了让同学们更清楚地了解学术研究中“问题意识”的概念,文老师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描述”(What:是什么)、“解释”(Why:为什么)、“预测”(How:将会怎么样)和“规范”(Should:应该如何)四个层次做了简单介绍。前二者是社会科学或学术研究的主要任务,而后二者则是政策或应用研究的主要任务。学术研究的重点在于解释一种社会现象而不只是单纯地描述现象。除此之外,文教授还格外强调理论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他指出,经验研究就像一个人的血肉,而理论则是人的骨架,缺少了骨架的人仅仅是一个平面的人,无法站立和行走。
02.
良好“问题意识”的至关重要性
如何发现、挖掘和提炼“问题意识”是文老师本讲课程的核心内容。
文军老师认为,社会学研究,除社会学理论研究外,大部分属于经验研究范畴,但对经验事实的描述仅仅只是研究工作的一个背景或起点,这决不等于社会学研究。初学者往往会把“描述性”工作(新闻报道、情况描述、政策分析、资料汇编、调查报告等等)误认为就是“学术研究”,这是致使其成果平面、单调和浅薄的结症所在。
“描述”都是经验性的,而经验的特性是局部性和变动性,不具备规律含义的一般性特征。初学者之所以会把 “描述”与“研究”混为一谈,关键就在于缺乏良好的“问题意识”。不同在于日常生活或社会现象,所谓学术的“问题意识”,一是指在前人学者的知识积累和系统理论的“肩膀”上,去发现和挖掘现有“知识库存”所不能解答或解决的问题;二是指呈现学术命题的内在张力,左右为难,没有一个现成的固定答案。而这样的问题又往往存在于“三大差异”--理论与现实的差异、政策与实践的差异、同类事物比较的差异之中。如,同样是“精准扶贫”问题,各地区的实践经验会出现较大的不同,这就是“政策与实践的差异”;再如,同样是社会治理研究,其研究成果起码在六大类型中出现了“价值”、“方法”、“范式”和“过程”四个不同维度,这就是“同类事物比较的差异”。
而良好的“问题意识”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差异之中,研究者要对差异具有非常的敏感性。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文老师总结出了提出“好问题”的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大量文献梳理提出具有“唯一性”的问题,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提出新问题或者对旧问题进行再研究;二是从经验中寻找问题,通过自身已有经验以及和他人交流碰撞中获得新的启发。
03.
领域议题化,议题问题化
紧接着“问题意识”的阐释,文老师就对社会学问题究竟如何展开的具体路径,给出了自己的精彩建议,概括起来就是:领域议题化,议题问题化。
• 社会学研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研究“领域”,研究者首先要确定一个较清晰的研究领域;
• 要在这个研究领域中发现一个具有操作意义的具体“议题”;
• 最为关键的是,要把挖掘出隐藏在这个研究“议题”之中的“问题”。
• 把握住了“问题”以后,再返回经验事实,去重新梳理逻辑脉络,呈现事物发展的内在本质。
• 这样,从经验事实出发,经过理论抽象,再返回去解释经验事实,形成了一个分析的封闭的循环。
文老师举例说,社会学研究领域很多,你要首先确定其中的一个具体的领域。假如你确定要研究中国的“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这就是一个“领域”;那么,紧跟着你就要确定你关注的是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影响呢?还是农民工社会身份的尴尬窘境呢?或者是中国农村社会的传统价值流失?这些较具体的研究层面,就是“议题”;再往后,你研究这个“议题”究竟想说明什么?如果你能从农村衰落的经验事实中,抽象出某种中国发展转型中非简单重复“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的发展路径,而试图建构某种不需要农村人口大规模移民城市,而建设新农村社区的可能性,即非经典城市化,而通过重建传统城镇文化而实现现代的可能路径,那么,你的研究就不会再是一种简单的“描述”,而上升到某种“理论性实践”的探索高度了。
在一个概况的研究领域里,存在着各种具体的“角度”、“层面”和“问题”。当把研究的视角落实到这样的一个可操作的具体层面,碎片化的经验事实就会变得系统和鲜活,开展研究就有了抓手,研究者就会觉得“有话可说”。进而,面对这样的研究“抓手”,你要超越简单描述层次,就会产生选择分析工具的需求,诸如制度主义、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冲突理论等等解释框架的选择,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研究过程中的应有之意。至于选择哪一种分析工具,就要看什么分析工具更有利于实现你的设定主题和研究目标而定了。最后,还要根据研究主题的需要确定研究方法。是质性研究,还是量化分析,或者二者相结合?无论采取哪种分析方法,都要与整体的研究目的相一致相吻合。总之,真实经验—理论框架—适度方法三者结合,循环支持,才可称之为是一项社会科学研究。
这样,领域议题化、议题问题化,就构成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范式。
基于长期的社会调查经验,文老师对研究案例的举证简直就是信手拈来,鲜活生动,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阐释“科学验证”的必要性时,他用“只要出现一只白天鹅, ‘天下乌鸦一般黑’就成了伪命题”,来说明“证伪”之彻底性的道理,还以自己刚刚所做的田野访谈现身说法。面对受访者,他上去就套近乎地询问:“您老人家今年高寿?”得到回复后才发现受访者实际比自己还小了好多岁。以此为例,文老师苦口婆心地说:没有经过科学验证的“貌似聪明的主观印象”很可能就是一个错误,即使一个自以为具有良好理论素养和丰富经验积累的人,也难免如此。伴随着哄堂的笑声,“科学研究”之必要性和严谨性,就这样深入地置入到同学们的“话语”和观念之中了。
04.
学术研究成果的呈现
在课堂的后半部分,文教授还向我们介绍了学术研究中的学术伦理与研究呈现。关于学术伦理,文老师认为,进行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学者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和伦理导向、时刻遵循学术规范和社会道德。而在研究呈现方面,文教授则指出社会科学研究是一种带有“范式”特征的学理性研究,源于经验又高于经验事实。文老师尤其强调研究结论的最后呈现应当“赋常识以理论”,获得一种“与常识决裂”但又不“道不远人”的最终效果。
最后,文老师强调,一项优秀的研究成果应具备“研究对象明确”、“研究目的鲜明”、“核心观点突出”和“研究方法明晰”四项基本特征。检验一个研究有没有良好的“问题意识”,方法很简单,就是看你能不能有一两句说清你的研究目的和研究价值。说不清,就意味着“问题意识”不清晰,仍需继续体悟和提炼。
*转载自“量化研究方法”微信公众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