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创作法之二:概念的分析性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经常会听到一种批评:“你的概念缺乏分析性”,乍听之下,颇有些不明觉厉的味道。那么,概念的分析性到底是什么神兽呢?我谈点个人的看法,就正于方家。
分析性是什么?
概念的分析性是到底什么?一次在高铁上,我不知怎么突然思考起这个问题,似有所得,身边没有纸笔,于是赶紧写在微信里,并发给一位前辈请教。
我当时的感悟是,所谓“分析性”,实际是指一个概念必须具有良好的分析功能,亦即能够以此概念为基础进行良好的逻辑演绎和推理。一个概念能够衍生的逻辑推理越系统,越精密,越简洁,则称该概念的分析性越强。
这位前辈很快回了微信,表示有不同看法。他说:概念的分析力度应该是指:(1)概念需要有着清楚的内涵,不易产生歧义;(2)与现实现象有着切近的联系,对某类现象或机制的概括具有明晰性、具体性、概括性(亦即有恰当的提炼层次)。前者使人们在使用同一概念时有着同样的用意(在这个意义上,“社会资本”不是一个好的分析概念);后者使人们在开展研究时,能够在概念与实际现象之间建立起联系。
他又说,概念本身难以决定逻辑演绎和推理,逻辑演绎和推理取决于使用这些概念的具体理论。具体的理论致力于建立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因此决定着其中的逻辑演绎或推理。
对这位前辈的观点,我既同意,也不同意。我同意的是,概念的明晰性、具体性和概括性确实构成概念之分析力度的基础。一个概念如果内涵和外延不明确、能指和所指不清晰,或者概括程度太低,就不可能以之为基础进行深刻而缜密的推理。这是不言而喻的。
不过,与这位前辈的看法不同,我又认为,一个概念是否具有上述属性,或者说在这些属性上的表现如何,正是以其对理论建构的效用为评判标准的。易言之,概念是否明晰和切近(即相对于特定经验事实的relevance程度如何)、概括层次是否恰当,不存在客观的、绝对的标准,而是以其对理论建构的效用为标准。这听起来有点循环论证,但概念的分析力度确实是以理论建构的成败论英雄的。
概念不具有本体论意义
更进一步,我觉得,对概念的分析性如何理解,其实背后是一个哲学问题,即概念是否具有本体论意义?我的看法是,没有本体论(ontological)意义,而只有认识论(epistemological)意义。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在于,科学的任务是分析。而要进行分析,首先必须分类。一个个概念,就是人们对事物进行分类的产物。比如,正是为了分析人,我们才把人分成男人和女人、好人和坏人,如此等等。在这里,男人、女人、好人、坏人这些概念就是我们为了分析而分类的结果。
从本体论上说,世界是无限且连续的,亦即世界本身是一个囫囵而混然的整体,无所谓分类不分类。你分或者不分,是这样分或者那样分,它反正都是那样。只是因为人类一方面需要认识世界,另一方面又无力通观整个世界,才需要把无限且连续的世界分割成一个个板块来理解,此之谓“分析”——“分析”这个词的西语词源我不了解,反正在中文里,本义就是破、解。
那么,怎么分、怎么析呢?这个没有定数,端视研究者的目的而定。同样是人,可以分成男人和女人、好人和坏人,从而形成男人、女人、好人、坏人这样的概念。但是,人同样可以分成大耳朵和小耳朵、长头发和短头发、瓜子脸和烧饼脸,从而形成大耳、小耳,长发、短发,瓜脸、饼脸等概念。把人分成大耳、小耳、长发、短发、瓜脸、饼脸,社会学家也许觉得荒唐,但对搞美容的人来说,这些分类及其概念就很有意义。
辨析概念属性的意义何在
这里之所以讲到概念的哲学属性问题,是因为经常听到诸如此类的评论:“国家”与“社会”的两分法不对,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国家”与“社会”从来不是截然两分的,云云。这就是不懂概念只有认识论意义而无本体论意义的表现。
不错,“国家”与“社会”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不是截然两分的。但要知道,若就本体而论,别说“国家”与“社会”不是截然两分的,而且万事万物都是联系在一起的。现实生活中压根就没有什么截然两分的东西!然而,前面不是讲了么?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但人类为了认识的需要,必须把它分割成类似“国家”、“社会” 这样一片一片的东西。
综上,说到底,概念是没有自性(selfness)的,它只是一个工具,一个服务于特定认知目的的工具。因此,概念怎么构造,构造得好不好,没有一个绝对的评判标准,而只能取决于它对理论建构所发挥的效用,即是否有利于建立系统、精密而又简洁的理论,从而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
由此可见,说概念本身难以决定逻辑演绎和推理,这话不全对。如上所述,概念是分类在观念上的结晶。概念没做好,实际上是分类没分好。分类没分好,后续的理论分析就难以为继。在这个意义上,概念本身是可以决定逻辑演绎和推理的。
上述观点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我在观察大量学生论文之后的真切感受。我发现,很多学生并不知道概念是拿来干什么用的,经常为分类而分类,为概念而概念。因此造成三种常见而可笑的情形:一是,煞有介事地做了一个概念,在后面的分析中却根本派不上用场;二是,甚至没有想到前面做概念,就是为了给后面的分析做铺垫、派用场;三是,虽然想到了,由于概念做得太差,无法以之为基础进行良好的逻辑演绎。
怎样构造具有分析性的概念
那么,怎样才能构造(英语叫coin,非常形象)一个好概念呢?我初步的看法是,概念的建立要善于抓住那些被既有分析范式所忽略,或者不能解释的肯綮性或悖论性现象,要善于立足这些现象去概括、去提炼概念。如果一种现象在人类认识中处于要津,那么,针对这一现象而形成的概念自然也会在整个理论体系中位居要津。当然,除了所瞄的现象要准,概念本身的概括力、清晰度、简洁性也是不可或缺的。
试举一例。斯科特先生提出的概念——“弱者的武器”,很是流行。为什么这么流行呢,就是因为它抓住人类社会中的一个常见却又被以往理论模型所忽视的悖论:既然是弱者,何以有“武器”?这个悖论,如果用英语来说,就是power of powerless。这样其中的悖论性质就更加一目了然了:既是powerless,又何以有power?乍一看不符合常识,细一品又极有道理。正是抓住了这么一个不符合“常识”却又真实存在的现象,“弱者的武器”才激起学者广泛的兴趣,前赴后继地使用和模仿。
不过,这个概念仍然有弱点。那就是,它的概念化程度并不高。尤其是其中的“武器”这个概念,外延和内涵都很不清晰,实际上是用一个轻巧的比喻代替了深入的刻画,有点抖机灵的意思。可能有人奇怪:一个抖机灵式的概念何以能够大红大紫?科学不是讲究严谨吗?这说起来有点话长。事实上,在社会科学史上,越不严密的概念越红火,是屡见不鲜的现象。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其中一个原因是,一方面,那些抖机灵式的概念挠到了人们的痒处,即抓住了人们思维中自相矛盾的背谬之处,但另一方面,又不是那么深奥,比较接近人们的常识。总之,既让人心动,又不让人难懂,所以更容易流传,尤其是跨学科、跨领域流传。
学者也是人,常常跨一个学科或领域就有些摸不着头脑。这时候,那些具有一定启发性但又通俗易懂的概念,就容易引起多个学科和领域的共鸣,从而成为多个学科、多个领域都喜欢的“网红”。这与外语中越是简单的词越容易被跨文化使用是一个道理。
并且,很多时候,正是因为它具有一定启发性而又不那么清晰,反而激起后人想方设法把它的内涵和外延“掰”清楚。不说别的,单就这个掰来掰去的过程本身,就足以让这个概念大红大紫。就像很多新闻一样,内涵其实很干瘪,但话题性十足,不红也红了。
从科学本身的发展来说,概念的提炼都有一个由浅入深,去粗取精的过程。网红性概念的出现,不但不可避免,而且有积极意义。但对一个学者来说,必须认识到此类概念潜在的危害性。那就是,如若长期不思进取,始终停留在这样的概念上,那么,不管怎么倒饬,对科学发展的边际意义都很有限。
钱穆曾点评某大家的文论,谓其:“繁重处只以轻灵出之,骤读极易领略,细究实多罅漏”。这句话用来批评那些抖机灵式的网红概念,也是极好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许多很有启发性的谈吐。比如雷军的名言:“只要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话当然很有思想,但用社会科学的标准来衡量,也不过是一个巧妙的比喻而已,其中自变量、因变量、因果关系及其约束条件均不清晰。学者的任务之一,就是要通过一个概念化过程,把诸如此类富有思想却又有些粗泛的比喻,用清晰的概念刻画成清晰的命题。如果只是如法炮制,从“风口上的猪”,进一步变造出“浪尖上的鱼”、“沙洲上的獭”等概念,就是拾人牙慧了。严格地说,这些都只是比喻,而不是概念。
分析性的实质是理论完形能力
或问:照你这么说,概念岂不是可以任意制造,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就行?答曰:非也。因为概念的好坏,检验于以它为基础形成的理论是否深刻而简洁。而理论是否深刻而简洁,则又检验于旨在改造世界的实践,并不是理论家自己说了算。这样一来,概念好不好,最终是要接受实践检验的,并非学者可以任意为之。
构造的概念是否有分析力,考验的是一个学者在理论建构上的完形能力。所谓完形能力,外在的表现是他(她)在理论上的整体思维能力,即他(她)能在多大程度上将经验现象所涉及的诸多范畴统合起来,形成一个前后呼应、圆融自足而又简洁明瞭的概念体系,反面则是前后脱节、自相矛盾或重床叠架;但更底层或者更具有决定性的,还是他(她)观察和刻画客观事物之变异(variation)的能力。一个理论如果不能尽可能多而又尽可能简洁地描述客观事物之变异,再具有整体性、系统性也冇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