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研究中心

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研究方法||做质性研究,顶尖学者怎么挑选个案案例?
发布时间:2024-01-11     来源:“宇凡聊学术”公众号     作者:

做质性研究,顶尖学者怎么挑选个案案例?

“我想研究XX社区,会不会没代表性?”

“我想研究XX学校,好担心没理论贡献?”

做个案研究的时候,很多小伙伴会困惑这些问题。

到底,什么样的案例是值得研究的?什么样的案例最能让你的研究大放异彩?确实,案例挑选有很多学问。这篇短文,我会从两方面介绍:一是案例选择的常见误区;二是两种案例挑选的技巧。我会介绍两篇来自国际顶尖学者、甚至拿奖拿到手软的个案研究经验。只要你用这些方法,绝对让你在投稿和发论文的时候,让导师和审稿人印象深刻、眼前一亮!

01.绝对不要选择这两种案例!

有两种案例,一定不要选!否则你就掉到大坑里了:一是选择“表现最好的案例”,二是选择“表现一般的案例”。这是我借鉴了美国组织社会学大师Arthur Stinchcombe在《社会科学研究的逻辑》一书给大家的建议。

* Stinchcombe和他的著作。

为什么不要选“表现最好的案例”呢?

例如,国家设了很多创新试验点,这些地方特别容易出成绩。但是,你去或不去都知道这个地方是典型案例。为什么?因为所有的资源都给了这种创新试验点,这与我们的常识并没什么区别。那要是和你的常识都一样,还花时间专门做研究干嘛呢?!等到投稿的时候,评审人自然觉得你没什么新意了。

为什么也不要选“表现一般的案例”呢?

我们知道很多事情都是有正态分布的。例如考试,大多数人都考在平均数左右,只有少数人考得特别差或特别好。对于这种情况,就算不去一个个翻试卷,你也知道大多数人的分数在平均数附近。当你选择一般个案时便会发现,即使不做研究,你也知道结果可能与大家想象的差不多。那都这样了,你还专门跑田野、做研究和发表干嘛,又能有什么新意和贡献呢?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最优个案”与“一般个案”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既没有违背我们的常识,也没有违背我们的预期。读者看了你的研究后,知识没有增长,自然不会觉得你的研究有什么贡献了。

02.越反事实的案例、越值得研究

反事实案例指的是我们以为现实中会发生但最终并没有发生的案例,或者说,我们以为现实中不会发生但最终却发生了的案例。

举个例子,在社会学历史上,最早做有关监狱的一手研究都在60年代左右。但当时有一批学者研究男子监狱,并发现男子监狱内部形成了一种公共的自主性。蹲监狱的在外面吸不了大麻,于是在里面办起了地下市场。他们努力恢复在外面世界失去的自主性,并建立了公共组织,比如帮派或地下市场。

这种观念已经习以为常,美剧就是如此。试想一下,美剧里的女子监狱是什么样的?它们通常被刻画成与男子监狱一模一样的场所,有帮会,也有械斗。但女子监狱很有可能不是这样的。这时候你会发现,之前的观念受到了挑战。

第一个做一手女子监狱研究的社会学家是在20世纪60年代。他发现,在男子监狱里习以为常的帮派、毒品与地下市场在女子监狱里全都没有,甚至连狱警都抱怨这些女性在监狱里过于散漫、没有组织、不便管理。

相反,女子监狱形成了一种类家庭的关系,比如会发生同性恋、组建虚拟家庭、有丈夫还有妻子,但她们并未形成公共化的地下市场。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关系呢?

* 第一本实地研究女子监狱的著作首版和再版

当你将一个反事实的个案纳入解释的时候,研究贡献也就被生产出来了。

以前的监狱文化是根据男子监狱的标准建构的。但实际上,监狱文化的核心并不在于它有无自主权,而是要理解男子监狱要求自治权的根本原因是恢复在外面失去的、被剥夺的东西。对于男性来说,外面的社会文化是赋权的。因此,他们在外面的社会中享有自主权,到了监狱之后就要恢复这种自主性。他们在外面的社会中享有公共活动,在监狱中就要恢复这种公共活动。

然而,女子监狱是不一样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女性都处于父权制社会的保护之中。但到了监狱之后,女性想要恢复在外面社会的家庭关系,恢复那种被保护的感觉。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女性的女权意识还未觉醒的时候,去女子监狱就会发现这种意外情况。

那么,整个对于监狱文化的解释便发生了革新,今后必须考虑性别这一维度。这就是一个反事实个案挑战预期与常识的典型。

03.越有微观事实的案例,越值得研究

另一种值得研究的是微观事实个案。我们的常识,一般都是比较大而化之的。比方说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资本主义世界。但我们其实很不容易理解,究竟马克思说的抽象宏大的剩余价值、剥削、资本主义等概念在一个具体的车间里会发生什么?所以我们要去打开这个抽象的黑匣子,看看里边的微观运作。你要是能找到这个案例来做研究,那就肯定让人觉得理论贡献又明确又突出!

举个例子,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李静君有一本书,拿了七八个奖项,广受国际学界好评。这本书专门研究中国国有企业在非洲的投资。你可能知道,中国的国有企业出海非常多,有些报纸就会宣传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是一种殖民主义。但是,这样一个宏观的抽象概念在一个具体的中国国有企业里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为了厘清这个问题,她就去研究微观个案,结果发现违背我们的预期。

* 李静君和她的关于中国国企在非洲投资的研究

按照一般预期的殖民主义,中国国企在海外高高在上、享受生活,但事实并非如此。在非洲投资的英美资本家的生活确实比较优渥,讲究个人享受,但中国国有企业的很多员工在那里践行着一种集体吃苦的价值观。大家同住集体宿舍、努力开发,并不是想象中那种高高在上的殖民者形象。

与此同时,你可能认为这种殖民是一种短期利益,能剥削就剥削,但她的研究发现不是这样的。中国的国有企业在非洲非常讲究追求长期利益。即使当时遇到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国的国有企业也没有轻易地裁撤当地员工。它们考虑的是长期利益,与私人国际资本是不一样的。

因此,我们会发现,当你把宏观抽象的概念与一个微观具体的情境相结合的时候,你经常会打开黑匣子,发现与预期相悖的地方,而这也是研究的贡献所在。

04.选择标准:与预期之间的关系

究竟什么是值得研究的个案?如何选择个案呢?

它并不是一个最优个案。选择一个男性或女性监狱与优不优有什么区别?它也不是一个平均个案,我在乎的也不是这个国有企业的全球排名是否处于中间水平?我要看的是案例与预期之间的关系。你越理解学术界、社会世界的预期,就越能挑战它。而挑战的方式在于两点:一是找一个微观事实个案,打开黑匣子,讲出意外后果;二是进行反事实的推理,让大家觉得本来不会发生的,结果发生了,本来可能发生的,但没有发生。


版权所有 © 广州大学廉政研究中心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邮编:510006     电话:020-39366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