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有话说”系列活动第一期
“编辑有话说”系列活动是政治学人主办的原创学术活动。活动倡导青年学人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既从写作者的角度出发,科学地提出有意义的、有趣的“真问题”,进行扎实的论文写作,做出深邃而有说服力的解答;又从编辑的立场考虑,将文章“掰碎”,进行“纠错”“修正”甚至“推翻重来”,在反复的琢磨与打磨中臻于至善,进而提升论文的思想穿透力与理论贡献力。
“编辑有话说”系列活动主要采用线上交流的形式,邀请政治学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与知名刊物编辑一同交流对谈,探讨编辑与写作的融合及界限。
2023年7月21日晚,以“青年学者与编辑思维”为主题的“编辑有话说”系列活动于线上举办。会上《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副主编苏曦凌教授进行了主讲,黄杰、林雪霏、于京东、张力伟和杨春林五位老师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发言。活动现场互动氛围热烈,嘉宾发言收获了一致好评并引起广大学人反思。
嘉宾介绍
主讲嘉宾:苏曦凌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副主编
发言题目:《把编辑作为方法——编辑思维对学术写作的方法论意义》
观点精编
苏曦凌
把编辑作为方法——编辑思维对学术写作的方法论意义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副主编
感谢政治学人给我这个机会,向大家来汇报我的一点工作体会。说到“工作”,自博士毕业以后,有八年的时间,我是作为一个“青教”从事研究工作。2019年开始,我又从一个纯粹的研究者转型成为一个学术编辑,负责《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日常编务工作。从事编辑工作对提升我个人的写作能力有何种意义,始终是我在过去四年多时间里的“扪心自问”。今天向大家汇报的,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初步体会。
我想从两句常识性论断来谈起。第一句就是 “文章是写出来的,不是编出来的”,第二句是“好文章是改出来”。
复旦大学熊易寒教授曾经有一个论断:“唯一的写作技巧是不断地写作”。不下水就永远不会游泳。学术写作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不写,难以发现自我理论构想的不足,也难以促进自我对于该问题的深入了解。所以, “文章是写出来的”。然而,“文章不是编出来的”。这是房宁老师的一个论断,“文章要踏踏实实的写,不要生搬硬套的编”。这里的“编”实际上是从规范意义、学术意义上来讲的,指的就是胡编乱造,堆积材料,对他人的定见进行复述,或者用虚拟的材料来兜售个人的私货。所以这里“胡编乱造”的“编”和我今天所要谈的编辑思维的“编”是不一样的。
第二句话“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是一个基本常识,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叫改文章、如何改文章?我们很多时候会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在多数情况下,把“改”理解为仅仅是字斟句酌对遣词造句、参考文献予以校对和润饰。但“改”并不仅仅是如此。当我们有了初稿,形成基本的研究素材、研究脉络,“改”应当更偏重于对文稿的立论高度、问题聚焦、创新意义的一次重新反思。文章的立论高度够吗?问题的聚焦没有偏吗?相对于已有的文献来说具有创新意义吗?这是必须要经过重新反思的。因此,文章的“改”实际上就是“编”的过程。这种重新反思,实际上是作者思维与编辑思维有机融合的过程。
我们在改文章的时候,不仅仅要立足于“作者”,而且要把“我”作为是自己作品的编辑,跳出来看问题,实现作者思维与编辑思维的融合。编辑思维是编辑们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形成的,要理解编辑思维,就必须要理解编辑工作的致思取向和思维优势。
编辑工作的致思取向就是面向读者。所谓“面向读者”。就是编辑必须以读者,更为具体地说就是各领域研究者,对学术论文的需求为导向,来策划选题、选择稿件、传播成果。研究者需要看到什么、希望看到什么,这应当是学术期刊的编辑根本致思导向,然后围绕这个导向去策划选题、选择稿件。作为一种公共文化产品,学术期刊及其论文的用户是读者,而读者群落就构成了学术期刊的生存土壤,读者的需求就构成了期刊发展的价值导向。
正如叶圣陶先生在谈起编辑活动时所指出,出版编辑工作的中心就是为读者服务。读者才是期刊的衣食父母,如果刊发的文章没有人读,没有人看,读了不能引起共鸣,不能引发思维震荡,那这样的文章有意义吗?只有在契合读者需求的基础之上去吸引读者的关注,启迪读者的思考才能获得读者的认同,期刊才具备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学术期刊面向读者的发展导向其实体现在整个的出版流程过程,即发刊前弃瓦釜、淘金石,发刊中重体验、广传播,发刊后重反馈、强交流。
首先我们来看发刊前,要弃瓦釜、淘金石。编辑工作要去伪存真,要为读者剔除掉各种学术不端的文章,将粗制滥造、捏造数据、东拼西凑的残次品排除在发表的门槛之外。编辑工作还要对文章字斟句酌,反复推敲,降低文章的差错率,精炼文章的论文摘要。弃瓦釜是淘汰的过程,而淘金石是作品价值的呈现过程。
其次是发刊中重体验、广传播。优秀的学术期刊给读者奉上的不仅是学术大餐,还应有学术之外的顺畅、愉悦的阅读体验。所以,期刊需要在纸媒出版时,选用高质量的油墨和纸张、采用清晰明了的版式设计。基于数字时代读者的纸质阅读正逐渐为电子阅读所取代的必然趋势,还要适应读者的“浅阅读”需求,注重融媒体建设,善于利用微博、期刊“浅阅读”和“深阅读”相结合的信息推送平台,以达到促进读者阅读、广泛传播学术作品的效果。
最后是发刊后重反馈、强交流。学术期刊编辑还需重视发刊后读者意见的跟踪反馈,通过追踪论文评价指标、搜集读者意见以及同行评价,对所刊发的文章做好跟踪和信息反馈工作,并及时分析总结。
学术编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思维优势,有利于他们能够旁观者清、跳出来看问题。其一是广阔的学术视野。由于职业的需要,编辑往往对于本学科多个研究领域、对多学科的交叉领域都有所涉猎,虽然未必都有很精深的研究,但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沿和深度,以及正在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较为重要的学者和团队,都有着比较精确的了解和把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般意义的作者是“专家”,而编辑则是“杂家”,需要具备广阔的学术视野。
其二是敏锐的鉴别能力。编辑的职业特性之一就是要挑选稿件。对于一篇稿件,其有何可取之处?存在哪些方面的缺陷和问题?如何改进?对于现有研究能否有所贡献?这都是在审稿过程中不断面对,时时讨论、思考乃至和编辑部同仁争辩的问题。长期的磨炼,自然会使编辑的学术判断力比一般的学者更加敏锐。
其三是包容的学科认知。不同的学科背景,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石、概念体系、认知视角,而不同学科之间往往存在着较高的沟通了解成本。但是,编辑为了判断这些稿件的质量和水平,势必要对相应的学科有所了解,和相关的学者有所接触,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这些论文。因此,他们往往会在各学科之间保持一种更为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以面向读者为致思取向,具有相对广阔的学术视野、敏锐的鉴别能力、包容的学科认知,编辑思维对于学术研究、学术写作的借鉴意义就在于提醒研究者的写作必须具有读者意识。在这里我想用三个“W”和一个“H”来抛砖引玉,引发各位网友对读者意识的思考。我们要使我们写出来的东西具有明确的读者意识,或者说我们要以读者意识为导向来引导我们的写作,我们需要明确三个“W”和一个“H”:
“Who”:谁来看?我写作产出的目标读者是谁?我是写给谁看的?博士生毕业答辩前或“青教”熬炼过程中,能不能发较高级别的论文,确实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但是,我们决不能将发表作为写作的最终目标。实际上我们应该把立意放的高远一点,我们需要想一想:我们写作是写给谁看的?有人看吗?读者是谁?这是第一个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Why”:为什么看?为什么别人要关心我写的东西,为什么一个与我研究对象无关的人想要阅读这篇文章,想要去看这本书?我们作为作者是不是可以换位思考,我们的目标读者为什么会关心我?为什么他与我“素未谋面”、“纵使相逢应不识”,却想要阅读我这篇文章,想去看我写的东西?
“What”:看什么?就是我现在所进行的研究的知识增量意义是什么?相对于前人的研究,相对于既有的研究成果,我的创新点究竟在哪里?我要对话的理论对象究竟是谁?我所写的东西能够引发读者关注,去刷新学术界认知的“干货”究竟是什么?
“How”:如何编辑修改?既然我明确了我的目标读者,我也知道了目标读者为什么去关心我,知道了我知识的增量意义,那么我的这篇文章要改的话,要编的话,如何让目标读者去看到我的文章,看到我的研究成果?如何去提升我的研究成果在目标读者中间的显示度?
以上“3W1H”构成了读者意识的基本结构。说起来,读者意识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特别是在“不发表,就出局”的内卷中,强调“读者意识”更显得有些强人所难。但是,我们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有了明确的读者意识,并以这种读者意识去编辑我们的文章,去修改我们的作品,那么我们又怎么可能发表不了?玉不琢不成器。文章初稿完成以后,大多是或者论述清楚了一个问题或者陈述了一个社会事实,仅仅是一个合格品。以明确的读者意识为导向去修改和编辑我们的文章,才可能打磨出一个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