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研究中心
理论前沿

理论前沿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前沿 >> 正文
成体系的概念构建:特性与路径
发布时间:2024-03-12     来源:《理论月刊》     作者:徐 勇

成体系的概念构建:特性与路径

徐 勇

内容提要:提炼标识性概念,要从学科建设做起,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其中有两大关键性问题:一是概念,一是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当从概念着手,从体系着力。作为自主知识体系的概念构建,与一般的概念构建有所不同。这一概念具有主体性和原创性,是知识生产者独立创造的新概念,能够为自主知识体系提供新要素;需要学理化和学科化,通过严格的学理论证获得学科属性,成为自主知识体系的“合格产品”;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是知识体系中有机构成的概念,成为自主知识体系所需要的“知识产品”。成体系的概念由多个概念构成,成体系的概念构建是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寻找和确立枢纽概念,在方法上需要遵循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性。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有成体系的概念构建自觉,并在学术研究中不断探索。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一个巨大的理论工程,需要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共同努力。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讲话中,要求“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其中有两大关键性问题:一是概念,一是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当从概念着手,从体系着力。概念是砖石,体系是房子:没有砖石,无以建房;有了砖石,在于建房。随着中国实践的推进,人们有了概念构建的自觉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有了若干“砖石”,但对于成体系的概念构建重视不够,成效尚不明显,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一、成体系的概念构建特性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目标,也是对中国学者的要求。知识体系是由若干相关的知识要素根据一定关系结合起来的整体。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中国学者基于自己独立自主的研究产生的知识整体。知识整体上由若干知识要素构成。概念是知识的精粹,是人们通过融会贯通各种学术资源对事实现象进行理性加工的产物,是知识体系的基本要素。知识大厦正是由一个个概念构成。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当从概念构建着手,且这一概念属于自主知识体系所要求的概念,它具有以下内在特性。

其一,主体性和原创性。

概念的主体性和原创性是指知识生产者通过自己独立自主的知识生产所创造的新概念。这一特性是由中国知识生产的起点和方位决定的。

现代社会科学是伴随现代社会产生的。它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通过概念这一最基本的知识单元建立起各单元间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概念既是对一类事物本质特征的概括,也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规定。人们正是通过概念而形成对事物的认识。梁启超认为:“大抵西人之著述,必先就其主题,立一界说,下一定义,然后循定义以纵说横说之。”二是对人的思维具有规范性。现代学术理论是一个经过系统论证并可以广泛传播的知识体系,具有可通约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以共同接受。知识生产体系与物质生产体系一样,遵循先占原则,即率先者自然享有对事物的“定义权”,后者势必受其影响,甚至被规范,缺乏知识生产的自主性。

中国进入世界历史进程时,处于西方强势的格局下。这种强势不仅表现为物质力量的强势,也表现为知识理论力量的强势。中国是在救亡图存的主题下进入现代世界体系的。在进入现代世界体系之前没有现代理论作为先导,进入现代世界后又表现出实践先行的鲜明特点,一方面理论准备不足,另一方面理论严重滞后。中国现代化进程遭遇诸多挫折,与这一特点密切相关。正因为如此,邓小平于1979年指出:“我们已经承认自然科学比外国落后了,现在也应该承认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就可比的方面说)比外国落后了。”“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

“补课”则需要寻找“课本”,补齐原有知识之不足,重要来源便是外国学术知识。外国学术的引进对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恢复重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任何一种学术理论都是有限的,都不可能为所有问题提供现成答案。而在引进外国学术知识、概念、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中,无疑会存在“被规范”的问题,将思维限定在既有的知识框架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启了伟大实践,创造了丰富的中国经验,形成了中国道路,但缺乏相应的理论概括,难以在理论层面为世界所认识和接受,从而只能陷入被他人表达的被动境地。习近平总书记因此指出:“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

改变“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境地的重要条件便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基础则是构建具有主体性和原创性的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仅难以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且解决不了我国的实际问题。”早在1944年,毛泽东就说过:“我们的态度是批判地接受我们自己的历史遗产和外国的思想。我们既反对盲目接受任何思想也反对盲目抵制任何思想。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主体性和原创性不是排他性,而是知识生产者从问题出发,根据事实,经过独立自主研究产生的成果。其重要标识便是具有主体性和原创性的概念。没有主体性和原创性的概念,就难以建构具有自主性的知识大厦。

其二,学理性和学科性。

概念的学理性和学科性是指知识生产者所提出的概念具有充分论证的学理基础,并在学科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

概念是知识的精粹,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切口。在现代知识传播时代,新知识、新概念的提出要接受“知识市场”的竞争和检验。西方率先步入现代化,并建构起现代知识大厦。根据先占原则,这一知识大厦具有垄断地位。“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一命题的提出,便具有打破这一垄断地位的特点。但是,应该看到,一种知识体系的垄断地位不是能轻易被打破的。这在于知识体系中的概念要通过学术表达进行论证,将其学理化,并置于相应的学科体系中发现其特有的地位。近代以来的中国处于“被定义”的状态,其中的定义之一便是“东方专制主义”。德国学者魏特夫收集了大量资料,写下皇皇巨著,以“水利社会”作为根据来论证这一概念。改革开放前,魏特夫的这一著作未能进入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这一著作进入中国,并受到批判。“东方专制主义”是中国人不能同意的。但是,“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中国学者只有拿出具有充分学理性的成果,才能改变“东方专制主义”这一概念的垄断地位。

世界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是已有概念无法加以概括的,需要根据中国事实和经验以及世界变化构建新概念、新范畴加以表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和世界变化,中国学者提出了一些具有主体性和原创性的概念。但是,这些概念主要是由个别或局部经验产生的,还缺乏充分的学理论证。许多概念只是一种“说法”“提法”和“看法”,还不能被视为严格的概念。概念构建是从生活世界到知识世界的提升过程。概念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有清晰的内涵和明确的外延。只有具备充实的事实支撑和扎实的学理支撑的概念才能立得住、传得开。将经验性概念学理化、学科化是概念构建的重要工作。如近些年,田野政治学根据中国事实和经验,提出“家户制”的概念。它来自中国事实和经验,如“一家一户”“千家万户”“承包到户”的说法。但这一概念还需要学理化和学科化。只有将这一概念与世界同时存在的部落制、村社制和庄园制加以比较,才能认识其独到的学理价值。西方学者根据其认识对作为传统社会基础的部落制、村社制和庄园制进行了大量论证。中国学者通过田野调查和基于中国事实的独立思考,提出了“家户制”,改变了过往的知识谱系。但是,它还需要进一步加以学理性论证,在比较中发现其价值。“家户制”中的“家”是社会单位,“户”是国家单位。将作为国家单位的“户”植根于作为社会单位的“家”中,正是中国的国家特性。将“家户制”这一概念置于中国的“家国关系”的国家建构路径中,有助于发现其独特的学科意义。因此,只有那些经过充分学理化、学科化的主体性和原创性概念,才能成为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大厦所需要的合格“砖石”。

其三,系统性和整体性。

概念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是指知识生产者所创造的概念,有助于建构一个相互联系并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体系。

知识体系是由若干概念构成的知识系统和整体。它是由若干概念根据一定关系结合而成的。独木难成林。个别概念难以成体系。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其起点是对事物的认识。概念的构建是个体知识生产者的行为。个体对事实现象的认识是有限的、局部的,所构建的概念是个别的、零碎的、孤立的,属于“概念孤儿”,即不是由一个个概念相互联结形成的知识体系中的某一个概念,不是概念家族中的成员。这种概念难以立得住和传得开。单个零散的概念是无法建构知识大厦的,而且不能建构知识大厦的概念也缺乏足够的建制学科意义。就如路边的一块砖石,虽然是砖石,但不具有建构知识大厦的价值,由此就提出了概念体系化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实践,中国学者基于中国事实和经验进行概念构建。因为来自独特的经验,这些概念具有一定的主体性和原创性。但是由于缺乏概念构建自觉,大量来自事实和经验的概念处于个别的、零碎的、孤立的状态,相互之间缺乏联系,更难以构成一个体系。这种缺乏体系的概念不能相互支撑,也没有体系加以“遮风蔽雨”,在“知识市场”缺乏竞争力,“说了传不开”,很容易“自说自唱”,进而“自生自灭”。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成体系的概念不是个别的概念,也不是个别概念的简单堆砌,而要通过内在的逻辑关系将一个个概念联结起来,将“概念孤儿”变为“概念家族”,将“概念叶片”联结为“概念树”。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作为自主知识体系的概念构建,与一般的概念构建有所不同。首先,这一概念具有主体性和原创性,是知识生产者独立创造的新概念,能够为自主知识体系提供新要素。其次,这一概念需要学理化和学科化,只有经过严格的学理论证,获得学科属性,才能成为自主知识体系的“合格产品”。再次,这一概念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只有能够成为知识体系中有机构成的概念,才能成为自主知识体系所需要的“知识产品”。

二、成体系的概念构建路径

成体系的概念构建是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这一过程表现出特定的路径。

其一,多个概念的构建。

成体系的概念是由多个概念构成的。人们如何构建多个概念呢?可以有两条路径。

一是观照事实的演变。概念是对事实现象的概括。而人们所感受的事实现象是即时的、碎片化的。由这种事实构建的概念往往是个别的、零碎的、孤立的。许多学者基于所感受的事实现象提出很有认识价值的概念,之后再无相应的新概念提出,也就无法形成知识体系。这就需要根据事实演变,发现事实的变化,再生产出新的概念。“小农”是一个认识农民的重要概念,但随着时间变化,小农的形态发生变化。基于此,田野政治学者提出了“社会化小农”的概念,认为就规模看,当今小农与传统小农具有一致性;所不同的是,当今小农不再是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而是处于社会化生产和交往状态的小农。随着对事实现象的延续性调查,学者进一步发现传统小农并非只有脆弱性的一面,还有坚韧的一面,从而提出了“韧性小农”的概念。这种由一个概念到另一个概念的构建是基于事实的逻辑。正因为如此,田野政治学特别强调深度和跟踪调查,以发现事实的连续性,并提炼相应的概念。

二是观照知识的演化。人们的知识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亲身感受和体验得到的直接知识。这种知识是有限的,所构建的概念也是有限的。二是通过学习获得的间接知识。这种知识是无限的,所构建的概念也是无限的。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是因为问题而生。其中有具有本源性的基本问题,解决基本问题会产生经典命题,并为后人提供知识导引。根据这种导引,后人可以根据事实演变构建更多的概念。如费孝通先生从结构的角度提出了传统中国基层治理表现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轨政治”。后人基于这一概念,不断加以延伸,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概念。

其二,概念所处的地位。

多个概念并不能自动构成知识体系,就如一堆砖石不能自动成为大厦一样。知识体系由若干概念所组成,各个概念在知识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不同,需要根据其不同的功能加以定位。

构建成体系的概念最重要的是寻找和确立枢纽概念,或者核心概念、总体性概念。这一概念在知识体系中具有枢纽地位。枢纽是事物相互联结的中心环节或关键环节。如铁路系统的枢纽将铁路轨道延伸到四面八方,形成铁路网络。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枢纽性概念。“国家”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也是枢纽性概念。正是有了国家,才有了国家权力、争取和执掌国家权力的政党、国家权力归属于人民的民主等一系列概念。各个学科在构建成体系的概念时,需要关注具有枢纽性的概念。“现代国家”是外国学者提出来用以概括现代国家形态的概念,包括韦伯对国家的定义。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人们发现用“现代国家”的一般概念难以概括中国的现代国家,于是提出了“新型现代国家”的概念。这一概念是基于中国的现代国家特征和走向提出来的,具有主体性和原创性。人们还进一步开发出“新型政党制度”概念,用以概括和解释中国的政党特征;开发出“新型民主制度”概念,用以概括和解释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等。

在概念构建中,可以在一个概念基础上不断开发,形成概念系列并分为不同层级,即相互联结的次级、再次级概念。“国家化”是田野政治学基于中国的国家建构和社会整合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此基础上,人们从价值的角度提出“积极国家化”的概念。这一概念便是由“国家化”这一原生概念延伸而来的,属于次级概念。

其三,概念的逻辑关联。

成体系的概念一是要有多个概念,二是多个概念处于不同位置,三是不同位置上的概念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性。正是通过内在的逻辑关联,才能将一个个概念联结起来,将不同的概念置于不同的位置,形成知识大厦。比如,家族是通过血缘关系将不同的人联结为一个整体。血缘关系是内在的逻辑关联。正是血缘关系将不同的人分为祖宗、父母、子女等;正是血缘关系将祖宗置于上辈地位,祖宗之下居于下辈地位。

体系化的概念构建最难的是寻找概念之间内在的逻辑关联,在方法上需要遵循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性。马克思的《资本论》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论》从资本主义生产的细胞——商品开始,再到货币,之后是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资本、资本积累等。《资本论》可以说是由一个个概念所构成,但概念之间有一根红线联结,这就是资本。正是围绕资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资本论》中的概念是有内在逻辑关联的体系化概念。离了哪一个概念,体系就不完整。

中国学者在创造具有主体性和原创性概念的过程中,主要是依照事实现象,所创造的概念更多的是单个概念和孤立的概念。这是宝贵的起步,但不能限于此。只有通过寻找内在的逻辑关联,才能将一个个分散的概念集合起来,形成成体系的概念整体。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一是要有成体系的概念构建自觉,二是要在学术研究中不断探索。

为方便编辑,文中图表、注释与参考文献省略。

文献来源:徐勇.成体系的概念构建:特性与路径[J].理论月刊,2024(2):5-9.


版权所有 © 广州大学廉政研究中心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邮编:510006     电话:020-39366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