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研究中心
理论前沿

理论前沿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前沿 >> 正文
研究理论介绍丨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模型(UTAUT、UTAUT2)
发布时间:2024-02-09     来源:南开新传量化研究     作者:南开新传量化研究

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模型(UTAUT、UTAUT2)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什么因素影响了你对新技术的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在之前的推文中,我们介绍了研究技术接受的技术接受模型(TAM)和技术接受拓展模型(TAM2)。今天,我们沿着学者们的研究进程,来介绍对TAM模型进行进一步完善更新的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模型(UTAUT、UTAUT2)。

UTAUT模型

一、模型提出

技术接受模型(TAM)为解释外部变量对行为意图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随着信息技术接受相关研究的蓬勃发展,针对不同领域所提出来的变量也越来越多。2003年,Venkatesh、Davis等学者在以往技术接受理论模型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模型(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简称UTAUT)[2]。

UTAUT模型由任务技术适配模型(TTF)、创新扩散理论 (IDT)、理性行为理论(TRA)、计划行为理论(TPB)、动机模型(MM)、复合的TAM与TPB模型(C-TAM-TPB)、PC 利用模型(MPCU)以及社会认知理论(SCT)共8个模型整合而成,用以解释新技术被接受与使用的影响机制与影响因素。

UTAUT 对技术采纳和使用行为的解释能力高达 70%,使得 UTAUT 能够在技术采纳和使用的研究上被有效应用。

图1: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模型(UTAUT)[2]

二、涉及变量

UTAUT模型归纳出绩效期望PE(Performance Expectancy)、努力期望EE(Effort Expectancy)、社会影响SI(Social Influence)和便利条件FC(Facilitating Conditions)四个核心变量,以及年龄、性别、经验与自愿性四个调节变量。

绩效期望是个人感觉使用创新技术能提升工作绩效的程度,它与五种模型中的因素相关,即感知有用性(TAM、TAM2和 C-TAM-TPB)、外部激励(MM)、工作适应性(MPCU)、相对优势(IDT)、结果预期(SCT)相关。

努力期望是个人认为创新技术容易使用和采纳的程度,它与三种模型中的因素有关,即感知易用性(TAM 、TAM2)复杂性(MPCU)和易用性(DT)。

社会影响是个人所感受到他人认为是否应该使用该创新技术的程度,它与三种模型的因素相关,即社会规范(TRA、TAM2、TPB、DTPB和 C-TAM-TPB),社会因素(MPCU)和形象(DT)。

便利条件是个人相信现有组织与技术结构能够支持系统使用的程度,它与三种模型中的因素相关,即感知行为控制(TPB、C-TAM-TPB)、便利条件(MPCU)和兼容性(DT)[6]。

三、理论应用

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模型(UTAUT)已在新技术使用意愿与行为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模型可运用于电子商务,管理领域,医疗、学习教育等领域,所研究的技术类型涵盖移动网络、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电子政务服务和社交媒体等[4]。

模型还可聚焦于特定群体如学生、教师、医生、公职人员、老年群体等。例如武晓宇等人对学术用户移动视觉搜索的持续使用意愿的研究[7];朱雅婧等人老年用户对技术支持感知和期待的影响因素的研究[8]。UTAUT 模型提供了影响用户技术使用的因素的思考维度,较为广泛地运用在对特定用户群体的研究中。

四、应用案例

研究:数字反哺与群体压力:老年群体微信朋友圈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9]

作者:李彪

研究问题:本文以北京市60岁以上使用微信朋友圈的老年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老年群体微信朋友圈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

模型运用:以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模型(UTAUT)作为理论框架,根据研究问题,增加了个性化需求、风险感知、满意程度、数字反哺意愿、子代社会经济地位这五个自变量,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老年群体使用微信朋友圈的意愿与行为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 影响老年群体微信朋友圈使用行为关键的两个变量是使用意愿和数字反哺;在影响使用意愿的潜变量中总效应最高的两个变量依次是子代社会经济地位、社群影响,而风险感知与使用意愿呈负效应;在影响使用行为的变量中,使用意愿、子代社会经济地位和数字反哺意愿是效应最高的变量。

图2:老年群体微信朋友圈(UTAUT)使用行为模型[9]

UTAUT2模型

一、模型提出

消费技术的兴起需要将UTAUT模型扩展到消费环境中,故Venkatesh及其团队于 2012 年在 UTAUT 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 UTAUT2 模型,加入了享乐动机、价格价值和习惯三种变量。

相较UTAUT,UTAUT2更能够解释消费者在不同环境下对新技术的接受与使用情况,理论的预测能力也要高得多,对消费者行为意向差异的解释能力高达 74%,对消费者技术使用的差异的解释能力也达到了52%[3]。

图2: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模型2(UTAUT2)[3]

二、引入变量

UTAUT2 模型在核心变量中新增了享乐动机、价格价值、习惯 三个变量;由于在许多情况下,消费者行为是自愿的,因此删除了自愿性这一调节变量,模型调节变量仅包含三个:性别、年龄、经验。

享乐动机指个体使用新技术所获得的快乐或愉悦程度。

价值价格指个体对使用新技术所得到的帮助或价值与支付的经济成本之间的权衡。

习惯指由于后天的学习,个体实施个特定行为的自觉程度。

三、理论应用

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模型2(UTAUT2)目前已被各领域广泛应用。

研究涉及各种技术类型,如商品交易平台、社交网站、可穿戴医疗技术、基于云的电子学习、普及信息系统和移动互联网等;关注消费者、公民、员工等多种用户,医院、学校,企业等多种不同类型的组织以及用户执行的各种任务,如消费、教学、学习、访问电子健康记录和旅行等[5]。

四、应用案例

研究:可持续交通消费的接受和使用行为研究——基于上海市汽车共享的调查[10]

作者:兰静 诸大建

研究问题:选择上海市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探讨消费者对汽车共享接受和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

模型运用:基于 UTAUT2 模型,将绩效预期、努力预期、社群影响、享乐因素、价格价值、便利条件定为影响行为意向和使用行为的因素,在模型中引入调节变量是否有私家车、是否有网约车经验、婚姻状况,形成汽车共享服务的接受与使用假设模型。

研究发现:绩效期望、努力期望、便利条件、享乐动机和价值价格对行为意向具有正面影响,其中价格价值对行为意向影响最大;行为意向和便利条件对使用行为有正面影响;同时验证了调节变量对整体模型起到的调节效应。

图4:汽车共享服务消费者接受与使用假设模型[10]


版权所有 © 广州大学廉政研究中心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邮编:510006     电话:020-39366152